2011赛季的中超联赛是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颇具历史意义的一年,广州恒大(现广州队)以升班马身份强势夺冠,开启了中超“金元足球”时代;而传统豪门如山东鲁能、北京国安等则面临新格局的冲击,本文将回顾2011赛季中超的最终排名,分析各队表现及背后的故事。
2011中超最终排名
- 广州恒大(68分)
- 北京国安(53分)
- 辽宁宏运(50分)
- 江苏舜天(48分)
- 山东鲁能(47分)
- 青岛中能(46分)
- 长春亚泰(44分)
- 杭州绿城(42分)
- 陕西人和(41分)
- 天津泰达(40分)
- 上海申花(37分)
- 河南建业(36分)
- 大连实德(35分)
- 南昌衡源(29分)
- 成都谢菲联(27分)
- 深圳红钻(23分)
广州恒大的崛起
2011年,广州恒大以升班马身份横扫中超,提前4轮夺冠,创造了中国足坛的“凯泽斯劳滕奇迹”,球队凭借巨额投资引进孔卡、穆里奇、克莱奥等外援,以及本土国脚郑智、郜林等,展现出碾压级的实力,其68分的赛季积分(20胜8平2负)至今仍是中超历史单赛季第二高分(仅次于2013恒大的77分)。

传统强队的起伏
- 北京国安:获得亚军,延续了稳定的表现,但未能撼动恒大的统治地位。
- 山东鲁能:卫冕冠军仅列第五,暴露了阵容老化和管理问题。
- 上海申花:朱骏时代末期,球队仅排名第11,阿内尔卡加盟的闹剧成为赛季缩影。
- 天津泰达:亚冠赛场表现出色,但联赛仅第10,双线作战导致疲态尽显。
黑马与保级战
- 辽宁宏运(第三名)和江苏舜天(第四名)成为最大黑马,尤其是舜天在德拉甘执教下踢出高效反击。
- 成都谢菲联和深圳红钻降级,后者因欠薪问题陷入动荡,折射出中小俱乐部的生存困境。
2011赛季的历史意义
2011年标志着中超进入“金元时代”,恒大通过资本投入迅速提升竞争力,但也加剧了联赛两极分化,央视恢复转播、球市回暖,为中超后来的商业化奠定了基础。
2011赛季的中超是变革的起点,恒大的夺冠改写了联赛格局,而传统豪门的没落与新势力的崛起,预示了中国足球未来的发展方向,如今回看,这一赛季的排名不仅是一份成绩单,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。

 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
















